第(3/3)页 孙坚自从军以来,几乎败绩,虽有过险死在战场上的经历,可最终那场仗还是打胜了,像现下这一仗这样,被董卓耍个团团转,吃个哑巴亏的事儿,他以前从未有过,难免咽不下气。 “小不忍则乱大谋。” “……,也罢,就听你的。” “卿可传令吴景、程普、韩当,华雄如撤,不可追击,遥送之出境便是;我也传令仲仁、文谦,轘辕关出关的那五千董军如撤,一样也是不可追击,遥送出境。” 荀贞、孙坚的军令还没送走,荀成、吴景的最新军报就相继送来。 两人的军报几乎一模一样,都是在说:董军后撤。 只有一点不同,荀成在军报中提到:轘辕关董军在后撤时,旗靡辙乱,看似军纪不整,但他和乐进都认为,这只是假象,应是轘辕关董军的诱敌之计,所以他和乐进决定不做追击。 荀贞回复军报,批写道:“卿与文谦决策甚当,轘辕关董军入境以内,与我并无一战,今其撤退,何来‘旗靡辙乱’?此必诱敌之计也。卿二人无需追击,送之出境即可。” 戏志才、荀攸、程嘉等人知道了鲁阳遭袭、华雄和轘辕关董军撤退之事,纷纷来到荀贞帐中。 程嘉叹道:“我闻董卓昔从故太尉张温击边章、韩遂时,诸路皆败,甚有部曲折损十之七八者,而唯他以计得归,独全部曲,又闻他初入京时,兵少,乃令其部夜晚出城,白昼入城,如是再三,遂使京都士民皆以为他兵众。‘兵者,诡道也’,他可谓谙熟此技。” 戏志才有点懊恼,说道:“董卓此声东击西之计,本该早能看出,却竟被他哄过!” 荀贞说道:“不但哄过你了,把咱们全都给哄了。志才,胜负兵家常事,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,被董卓骗过一局并不丢人,下次咱们和他再对阵时,也骗他一次就是了。” 正说话间,帐幕被人掀开,一阵衣香传入,诸人不用看,也知这定是荀彧来了。 荀贞抬眼看去,果是荀彧。 此时临暮,夕阳的光辉从掀开的帐幕外洒入,正落在荀彧的肩、后背上,诸人观之,见他黑衣高冠,带剑配囊,眉目清雅,长身玉立,从夕照中安然步入,只觉恍如神仙中人。 帐中诸人里,程嘉的地位最低,坐的位置离帐幕最近,他看到荀彧如此风范,虽是正处在议事中,按说不该有分心的,可却也顿有自惭形秽之感,不觉身子往后挪了一点,以可离荀彧稍微远些,免得自己被衬得“更丑”,心中想道:“君侯族中真俊士济济,初见君侯、公达、仲仁,一英武、一智秀,一敦文,已觉是人间罕见,不意来至颍川,复又见仲豫、文若、休若、友若诸君,或饱学德高,或善辩能言,或娴於理事,竟亦各天下杰才,并俱各姿容美伟。” 一来颍阴荀氏的基因不错,二来满腹诗书气自华,所以荀家的子弟们虽不能说全部都是一等一的美男子,可整体来看,却正如程嘉所想,确实都称得上“美姿容”三字,而在这其中,又数荀彧最为温雅,最合乎“君子如玉”四个字,换言之,最能引起别人的好感。 荀彧入到帐中,从容行礼,取出一个密封的信笺,对荀贞说道:“阿兄,我刚在帐外,正碰上来送军情的斥候,顺便帮他拿了进来。”说着,来到荀贞案前,将信笺呈上。 荀贞一面打开信封,一面示意荀彧入座,笑道:“我听说你又去找奉孝了?” 荀彧坐入戏志才对面、荀攸上首的席上,答道:“奉孝年岁虽轻,然实奇才。他在家学里时,我就常与他对谈议论,经学文章,他不如我,可如论及奇谋高才,我不如他。兄真有识人之明。” 这最后一句,“兄真有识人之明”,说的却是荀贞一直对郭嘉青眼有加。 荀贞笑了一笑,览信读之,看不两行,笑容顿收,一目十行地把这道军报看完,将之放在一边,环顾帐内,喟叹一声,说道:“果如我所料!”